賓狗見解:學英文,有腔調很正常。
抬頭挺胸,接受這個事實,然後再開始調整自己的發音。
如此一來,我們糾正發音的目的,就不再是因為自卑,而是體貼。我們說英文時,對方可以輕鬆聽懂、輕鬆互動,這就是體貼。
#發音 #腔調 #我台我驕傲 #自信
【🤔 口音的影響:到底有關係還是沒關係?】
「加拿大學者上個月在 Health Communication 期刊上,發表了一篇關於外國醫師口音的研究。研究者用『標準加拿大英文』跟『帶有中文腔調的英文』,錄製了幾段醫師告知病情(或檢查結果)的音頻。再找來兩組大學生(一組是華裔加拿大人,一組是加拿大白人),想像自己是被告知病情的病人,聽取音頻(聽音頻的時候,眼前都是放同一位華裔女醫師的照片,以消除種族的影響)並對醫生的能力評分。」
「結果顯示無論哪個種族,學生(病人)對講標準加拿大英文的醫師,評價都高於有中文腔的醫師。」
「事實上,信賴與自己相似的人,是人類的天性。人們再怎麼有意識地想要消除偏見,終究敵不過大腦深處對安全感跟歸屬感的渴望。」
「很多說『有口音沒關係』的人,其實不只是有口音,而是發音發錯、重音也放錯位置。這跟聽力大有關係,正是因為耳朵沒有訓練好,才聽不出來自己講得跟母語者根本不一樣。」
「另一方面,雖然有個『美麗的外表』(或者說『易懂的腔調』)令人羨慕,但我相信對大多數行業來講,內在最終會凌駕外表。」
大家自己在實際應用英文和聆聽不同腔調的英文時,對口音的感受又是什麼呢?
.
.
🌐 更多翻譯界相關資訊與本學程最新消息,歡迎鎖定本專頁或拜訪本學程網站:http://gpti.ntu.edu.tw/news/news.php

📸 另外也歡迎大家追蹤本學程的 Instagram 官方帳號喔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tugpti101